[20060405攝,去年清明節掃墓後拍的向日葵]
花子說的潤餅情結,深深烙印我心,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,衍伸另一種意義。
平日,中午不是很餓時,上街買潤餅,簡單燙高麗菜、豆芽菜、紅蘿蔔等,再灑上糖粉、花生粉,二十五元解決一餐。
今天,姑姑說,想要包潤餅給大家吃,但市集賣潤餅皮的攤子大排長龍,作罷!
我不甘心,上街試試運氣。遠遠就看到攤子擠滿人,據說要排兩個半小時才買得到,跟自己商量,下午再來試試看。(頭一次看到現場做潤餅)
[老闆娘正在抓粉團]
[翻面]
[搶手的潤餅皮]
下午五點多,攤位有幾包已被人訂購的潤餅,老闆娘用剩餘不多的材料,繼續製作,邊揮手說:「要收攤了,明天再來!」
「老闆娘,我要的不多,剩下的賣我就好。」
「現在做的不好看,明天再來啦!」
「沒關係啦!幾片就好。」(明天再吃感覺就不同了,怎行!)
幫老闆娘翻面的,剛好是我國小同學,義務性幫忙,看在同學份上,我成為今天最後一位顧客。
老爺子在世時,清明必吃早齋,稀飯、白煮蛋、大茂黑瓜,中午吃囑咐兒孫準備的潤餅材料。
「老闆娘,我可不可以拍照?」
「不要啦!我很累了,很醜。」
「我沒看過人家現場做潤餅,就讓我拍吧!好不好?」無賴地盧人家。
[一排的鍋,亂有氣勢]
時間真的過的太快,快到不知如何形容,不確定明年清明我會在哪裡?是否重遇此景?今天不拍,鐵定後悔。
照相,一種紀錄,最單純的記憶。
[20060607攝,老爺子過世前一個月拍的]
就好像,現在拍不到黃可妮安適地窩在搖搖椅下方,而上方,有老爺子搖啊搖的。
20070405寫
20060405、20060607、20070405攝於西螺